时间:2023-06-02 21:42:42 | 浏览:2
【文/观察者网张雅琦】
2010年,全球196个国家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设立了“爱知目标”框架来努力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但10年过去了,20个具体目标没有一个完全实现,只有6个部分实现。唯有在中国,“爱知目标”中的3个进展超越了预期,13个取得了关键性进展,4个取得阶段性成绩。
“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在此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进行讨论。中国正在云南昆明的大会上与全世界分享和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
作为COP15重大主场外交的配套外宣活动,10月9日,“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隆重举行。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和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联合主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参与协办的平行分论坛——“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于同日晚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德国驻北京使馆全球卫生负责人、世界卫生组织前驻华代表施贺德(Bernhard Schwartlander)、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深圳市湾区数字经济与科技研究院院长曹和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总法律顾问阿尔贝托·尼尼奥(Alberto Ninio)、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环境经济学家乔瓦尼·鲁塔(Giovanni Ruta)等来自生态、健康和金融领域的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绿色发展、绿色能源、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金融助力等话题发表演讲并开展讨论。
在这次论坛的举办地洱海,当地政府在76个项目上投资了270亿元用以保护治理,中国论坛副理事长、成为资本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李世默在主旨发言中以此为例,分享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共同参与的独特经验。为生态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兼得”的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作为洱海论坛的一个场外专题讨论会,亚投行和中国论坛在10月9日至10日在云南沙溪以“健康星球、生物多样性与绿色金融”为主题举办研讨会。该研讨会邀请了20余位生态保护、环境、公共卫生健康、经济等各领域的学者专家,探讨了如何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带来更多投资的创新。观察者网获邀现场参与报道。
“健康星球、生物多样性与绿色金融”沙溪研讨会现场
“史无前例的挑战”
“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大卫·库伯(David Cooper)说。
一份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800多万个物种中,有100万个正因人类活动而遭受灭绝的危险,全球物种灭绝的平均速度已经数万倍于千万年前。
在沙溪研讨会上,保尔森基金会生态保护项目高级顾问特瑞•汤森德(Terry Townshend)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脊椎动物的数量减少了68%,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专家们警告,如果人类继续这种模式,到21世纪中叶我们将面临着30至50%的生物种群丧失的严峻形式。
保尔森基金会生态保护项目高级顾问特瑞•汤森德(Terry Townshend)
与此同时,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也无法在这场生态危机中独善其身。最直接的冲击的就是人畜共患病。亚投行(AIIB)健康专家艾比盖尔·赖特(Abigail Wright)指出,新冠病毒使得近500万人丧生,全球累计遭受8至16兆亿美金的损失。而这几次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有75%的源头都在人畜共患病上。
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会造成大流行病风险的增加,也会影响到药物资源,更会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对人类贡献的基础,并提供对人类健康和存在至关重要的系统产品和服务。”赖特表示。
亚投行(AIIB)健康专家艾比盖尔·赖特(Abigail Wright)
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更是让一个公共健康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健康星球(One Health. Planetary Health)”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
“人们在Covid疫情期间也更加意识到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以及“健康星球”“生态健康”理念建设的重要性。”亚投行副行长丹尼·亚历山大(Sir Danny Alexander)说。
生态文明
虽然全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逐步增强,但为什么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依然如此困难?世界各国究竟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中国论坛副理事长、成为资本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李世默在洱海论坛的主旨发言中提到,发展与生态治理是相互促进的。“现在我们要关心生态环境了。这是否会以牺牲发展为代价?我们应该停止发展吗?因为它伤害了生态环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仍然需要发展,也许以不同的方式发展。”
“生态文明”是一个答案。
此次的 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但实际上,中国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8年,“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国宪法。
2020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就具体阐释了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大理、浦江两地的水体污染治理与产业发展成就为例,李世默为生态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兼得”的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洱海论坛现场 图自中国论坛微信公号
2015年,大理州的旅游业创造了388亿元的收入,占当地GDP的43%。但由于设施不足或破旧,当时数千家新建的湖边酒店将废水和垃圾直接排入湖中。从2004年到2016年,洱海的污染物数量增加了50%,蓝藻与赤潮交替出现。
2017年,中国开展了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当地政府在76个项目上投资了270亿元,用于保护和整治洱海。生态保护红线(ECRL)确定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高优先级区域,确保人类活动不改变土地覆盖。新建了基础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污染控制设施,污水处理率从50%提高到96.1%。
历经数年,治理初见成效。洱海在2018年和2019年实现了7个月的二级水质。大理市共发现307个新物种。
生态治理的成果反过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19年,大理旅游业收入941亿元,年游客53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洱海治理的成果被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被列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被国家环保部表彰为“洱海保护模式”。
面对历经10年、20个的“爱知目标”无一实现,面对国际上普遍悲观预测到21世纪中叶地球面临30至50%的生物种群丧失的严峻前景,洱海治理经验则恰恰体现中国政治制度特点下运用强大组织力量协调发展与治理目标的可能性。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修复建设的独特经验值得跟世界分享,为“爱知目标”在全球的推进提供了乐观的力量。
2018年6月28日,大理双廊古镇一儿童在洱海边玩耍,远处沿洱海的客栈都已经被关停。任东(云南分社)/中新社 图自视觉中国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尤其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参与。“为什么要用‘生态文明’作主旨?因为我们明白要根本地去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这要人民的参与。全面的保护是指要在生产生活之中,我们有新概念Bio-Economy(生物经济)。” 各大外卖平台均增加“不要一次性餐具”的选项、教育部出台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的通知,这是两个切实改变了消费与生活方式的群众参与例子。
习总书记提出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思想以及中国双碳计划目标的全球公布都标志着中国迈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阶段。周晋峰特别介绍在这一领域,中国已经做出的积极改变,“比如将珍稀保护动物从《中华药典》上除名,在一带一路推进中停止新建海外煤电厂等。西方科学家提出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而我们提出了基于人本的解决方案(HbS), 我们希望有更多志愿者参与进来保护环境,真正地行动起来。”
绿色金融
直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如何改变现在的投资方式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难点。
“单纯的商业社会逻辑和市场逻辑的结果会是什么?会是摧毁生物多样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举了西双版纳为例。对比老挝,因为工业化需要,中国边境的这边种的都是橡胶树。“因为橡胶的价格从2600元/吨涨到28000元/吨的时候,人们种橡胶就太有利可图。”而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据央视财经报道,天然橡胶期货价格2011年2月最高曾达到43500元/吨,此后一路下跌到2016年1月最低9255元/吨。目前在14500元/吨左右。
曾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了近6年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表示,橡胶是我们国家的战略资源,西双版纳是中国为数不多可以种植橡胶树的地方,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西双版纳大面积的天然林,包括热带雨林,甚至包括了常绿阔叶林被橡胶林所替代,大片的橡胶林侵占了原先的天然林。
西双版纳橡胶树林 图自视觉中国
另一个例子是跨国农业公司孟山都。“你到我们农村去看,农民就骂,你不用种子公司的种子,你种出来的庄稼就是不好。比如玉米,大大小小的,卖相不好,产量不高。可是你用它的种子,你留下它结的种子,第二年大概只有20%到30%会发芽。孟山都在实验室里面做育种的时候,它选的种子仅仅是‘材料性’的种子,仅仅追求当期的产量,而不是生物多样性意义上的种子,它毁了种子的多样性特质。“
“当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化社会或者商业社会之后,传统方式的育种形不成投资规模与经济性,而那些投资人为了最大化锁定投资收益,你只能在实验室投资,它让种子变得不像传统的种子,生物多样性不是投资人的目标。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育种,为了产量高就种有限的几种粮食,结果种子的数量就越来越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在沙溪研讨会上解释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绿色金融创新机制
同时,曹和平也提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人类活动不参与对于自然的干预,这两者之间需要把握平衡。而如何把握平衡则需要抓住金融的本质。
“因为所有的金融,不管是工商贷款,股权投资还是资源开发,短、中、长期的这三种金融都和工业周期相拟合。克拉玛依你进口了原材料加工,可能三个月就生产出来,一年生产4次。物流公司一年生产50次,因为它一个星期就拿一次货,出一次货,它的货币就走一圈。”
“如果你能够创造一种金融,让它在生态资本与公共产品效益再生产的代际传承过程(overlapping generation process)中具有的投资报酬率,不低于工业化大车间流水线模块化生产的投资报酬率。投资人发现机会成本、投资报酬是一样的话,在这两个过程当中,就会无偏差的选择了,就不会出现工业社会一边倒地摧毁生物多样性了。”
而这就是“绿色金融”创新思路的起点思考。“重新设置一个穿透工商企业资产起始端的金融体系,进入到可衡量、可计量的生态资源里面去,让整个过程变得可持续,厂商可收益,自然人可增加效用,全社会可增加福利。”曹和平说。
当下还在持续的新冠疫情凸显了将 “健康星球”从概念转化为行动的紧迫性,现在正在进行的COP15则让世界目光聚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上。
目前的挑战是,如何以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方式,按照所需的规模和时间表为这一领域相关措施提供资金。这将需要利用金融机构和市场来动员私营部门和机构资本。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针对生态多样性的公共产品,市场调节不力,仍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
基于此,20余位生态保护,环境,公共卫生健康,经济等各领域的学者专家齐聚云南沙溪,以“健康星球、生物多样性与绿色金融”为主题举办研讨会,探讨如何为这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带来更多融资工具创新。会上各位嘉宾交流了当前生态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相关项目推进现状,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确认、保护与改善程度测定的量化及社会融资等方面的关键问题。相关讨论成果将在观察者网后续报道中陆续呈现。
中国网5月28日讯(记者 彭瑶) 5月27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开幕在即,论坛配套活动——“守护蓝色星球”大理公益骑行活动举行,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Sergio Cabrera)、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
不是洱海胜似洱海清凉一夏,悠闲时光何不把休闲时光交给最近D音上爆红的"蓝白拖"!蓝白拖在防城港江山乡鯆渔湾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在这里拍出的照片,不是洱海却胜似洱海!可是她却近在防城港!离白浪滩仅离6公里!白浪滩,风景独好!白浪滩
大理洱海游玩路线,来大理,很多人都会选择到洱海。洱海分东西两侧,环湖东路是可以全程沿着洱海边走的,环湖的景点主要都在东侧。洱海分为海东和海西,海东主要是环海风光,海西以田园风光为主。今天萌萌给大家整理一篇云南大理洱海旅游攻略,洱海自由行最佳
6月的尾巴接上了7月的头,暑期就来了!暑期和寒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旅游的最佳时节,大理也变成了人人心动的大理,而大理也成为众多旅游热门候选目的地之一。大理一改之前的冷清,恢复热闹与人气。这个暑期,我们一同飘在大理洱海,揽苍山洱海入怀,拥青山绿
洱海为什么叫洱海?因为洱海的形状像一只耳朵,所以就叫洱海。洱海在古代还被称为叶榆河、弥河、昆明池等。洱海虽然不大,但因为蓄水量比较大,所以看起来就好像是海一样。这里也有一个传说,因为当地白族人对海充满了向往,所以把见过的美丽湖泊也叫做海,洱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的东侧,它是一个高原湖泊,并非真正的海。洱海之名,具体始于何年何月,已无从查考,据说是元代的蒙古人习惯把湖称为‘海子’,简称海,于是到了明朝,古称‘叶榆泽’的西洱河,也因其‘湖形如人耳,浪大如真海’,而被正式称为‘洱
苍山洱海几乎成了大理的代名词,去大理旅游,爬苍山、看洱海几乎是必须的。如果你准备好好感受洱海风月,可以把酒店订在洱海边上,没事就在洱海边走一走。这种情况适用于时间和资金都比较充裕的旅行者。洱海风景非常不错,环洱海一周可以更好地感受洱海风情,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20世纪90年代始,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两次蓝藻暴发,水质恶化牵动人心。如今,洱海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实现水质为优,一幅人才、科技、产业助力的绿色转型画卷正徐徐铺展。5月26日,洱海及周边村落景观(无
【文/观察者网张雅琦】 2010年,全球196个国家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设立了“爱知目标”框架来努力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但10年过去了,20个具体目标没有一个完全实现,只有6个部分实现。唯有在中国,“爱知目标”中的3个进展超越了预期
5月10日下午,第72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在大理拉开帷幕。本次比赛期间,选手们将依次在洱海游船、南诏风情岛、崇圣寺三塔、鸡足山等景区进行采风、比赛。大理作为世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这里是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这里有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
8月28日,2022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召开,从去年开始,洱海论坛成为一年一度的机制性会议。连续两年,洱海治理都成为会议中被热议的话题。“洱海模式”“大理经验”被反复提及。而对大理人来说,洱海治理从不是一时的热门话题,
来源:人民网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供图人民网大理10月9日电 (曾智慧)10月9日,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正式开幕,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大理!据悉,此次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外文局、云南省政府、
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供图人民网大理10月9日电 (曾智慧)10月9日,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正式开幕,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大理!据悉,此次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生态环境部指导,中国外文局、云南省政府、中国公共关系
上周结束的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电竞产业分析报告》的发布引来各方关注。在中国电竞的大发展阶段,产业相关的精准研究来得恰逢其时,该《报告》就电竞产业发展环境、现状、用户、人才教育等各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也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
中国日报3月23日电 今日,“浴见冰雪,筑梦未来”九牧&中国短道速滑队赞助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鸟巢隆重举行,九牧将与中国短道速滑队强强联合,共同将中国体育精神带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力量。中国奥委会委员、中国滑冰协会主席、中国短道速滑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