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一条生态廊道,让洱海发生了哪些变化

时间:2023-06-02 16:48:37 | 浏览:1

【生态聚焦】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小孩子在水边嬉戏,年轻人在自行车道骑行,新婚夫妇在草坪拍婚纱照,老年人坐在长椅上享受阳光……沿着脚下的洱海生态廊道缓步前行,左边是白墙灰瓦的白族传统民居,右边是清波荡漾的洱海。在大理市洱海之滨,从下关镇阳南溪至

【生态聚焦】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小孩子在水边嬉戏,年轻人在自行车道骑行,新婚夫妇在草坪拍婚纱照,老年人坐在长椅上享受阳光……沿着脚下的洱海生态廊道缓步前行,左边是白墙灰瓦的白族传统民居,右边是清波荡漾的洱海。

在大理市洱海之滨,从下关镇阳南溪至大理镇才村,洱海生态廊道12公里体验性试开放段于2020年年初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

作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风光绮丽的洱海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无序发展,加之农业面源污染,洱海一度出现“人进湖退”的现象,水质面临严峻挑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洱海的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随即,大理开启洱海“抢救模式”,打响“八大攻坚战”,而环洱海闭合生态廊道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大工程。

湖进人退,让洱海“透透气”

2018年,大理成立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指挥部,在明确蓝线(洱海湖区界线)、绿线(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和红线(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后,又在“三线”范围内实施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洱海生态廊道”)。

“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主要包括五大工程:790多公顷的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和若干环境监测站点,涉及23个村1806户居民的生态搬迁、30公里污水管网的完善和5个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的科研实验基地。”在下关镇洱滨村,记者与洱海生态廊道工程指挥部行政部副部长李学鑫沿着亲水平台栈道边走边聊。

洱海风貌 光明日报记者 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脚下这一段原来都是老百姓的民房,按规定,距离湖边15米作为绿线范围都要拆掉,以便把湿地恢复起来。“生态廊道刚开始建设时压力很大:一是大家认识不统一,有人质疑花这么多钱值不值;二是担心涉及1806户的生态搬迁完不成。不过,如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李学鑫坦言。

群众为什么支持?银桥镇阳波村的李千月家为此拆了300多平方米房子,他道出了实情:“干部们不分白天晚上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政府的政策补偿也到位。”

为了让1806户居民能够安心搬迁到山脚下的“1806”特色小镇,当地政府除了建房、装修外,还补偿了土地。“回迁安置房的价格在每平方米1300元到1800元之间,而一墙之隔的商业房价格大概为2万/平方米。老百姓获得的最大红利远不止这些——原来湖边的住房属于村里的宅基地,现在补偿的土地则是国有土地,可以上市交易。”李学鑫说。

在生态廊道村庄段,湖进人退,拆房子给洱海腾地方;在生态廊道郊野段,则尽量避免人类活动干扰,维持自然原貌,让洱海“放心地”休养生息。“以前房子盖到水边,没有物理隔离,村庄对洱海造成污染不可避免。如今,这条廊道就是一条人与湖的界线,可以让洱海‘透透气’。”在大理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黄建红看来,洱海生态廊道将沿岸各村连接在一起,使各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村落成为“围绕洱海的一串珍珠”。

在家门口看美景,太幸福了

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历经长期治理探索,洱海的天平倾向了保护。

“一步一步勘察、一米一米推进,现在终于接近完工了。”李学鑫告诉记者,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兼顾当地村民的生活和环境感受——也就是说,“在保护洱海的同时,还给大家留下了亲近洱海、感受大自然的空间”。

延伸至湖边的木质栈道可以让游人近距离接触洱海。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摄/光明图片

“这片红色的水杉树已经在洱海周边生长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规划项目时,并没有对这些树木进行处理,而是尽可能保持自然野趣的状态,把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听李学鑫讲,实施湿地修复和休湖禁渔、增殖放流后,湖滨带的水草长得越来越茂密,工程指挥部为此专门面向当地村民设置了“水草理发师”这一工作岗位。此外,、骨顶鸡、大黄鸭、海鸥等前来越冬的水鸟,无论数量和品种也都比原来有了明显增加。

湖畔草木葱茏,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湖面鸥鸟翩跹,水禽畅游,久违的海菜花成片地生长;沿途不时可见兴味盎然的游人,还有盛装拍摄婚纱照的对对新人……在大理市下关镇洱滨村示范段,生态廊道的建设成效已然显现。“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守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看见这样的美景,真是太幸福了!”家住湾桥镇古生村的何利成感慨。

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和治理,2018年、2019年,洱海全湖水质连续两年达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总体向好。“2003年前后,水质最糟糕的那几年,由于蓝藻暴发,在湖里洗个手都不行。2018年至今,仅局部零星出现过蓝藻,水渐渐变清了。你看,远处隐约可见的小白点就是被称为水质监测风向标的海菜花,这种水生植物只有在水质好的地方才能生长。”从小在洱海边长大的李学鑫对“母亲湖”怀有特别的情感,“生态廊道将创造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生活和生态空间,好让人们共享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果”。

守住了洱海,才能谈发展

生态廊道建设不但推动了洱海的生态治理,也倒逼当地发展模式的转变。

古生村是洱海之滨一个典型的白族自然村落,隶属于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总人口439户、1842人,以水稻、玉米、烤烟等种植业为主,人均年收入17521元。该村民风淳朴,民居独特,溪水环绕,绿树成荫,古桥、古庙、古树、古戏台保存完好,一派千年古村风貌。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古生村“立此存照”并赞美:“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古生村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为目标,努力把古生村建设成为洱海之滨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如今,近6年时间过去了,从眼前的洱海到周边的环境,从村民的日常生活到生产劳动,从产业布局到经济发展,古生村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何利成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创业与生活经历可谓与洱海的命运休戚相关。起初,何利成以打鱼为生。1996年洱海大面积暴发蓝藻,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何利成改行投资鱼塘。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退房的要求,何利成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这两年,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他又拆掉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部分客房。

“洱海是我的家,守住了洱海,才能谈发展。”如今,何利成和村民们拆房子腾出来的地方正在全力建设生态廊道的一个“器官”——由大青树、芦苇、菖蒲组成的“雨水花园”,它会像大海绵一样吸收从村庄流出来的雨水。“生态廊道隔离了污染,可以让我们与母亲湖更加亲近。”何利成说。

在湖边,记者遇到了正在清理近岸死亡水草的古生村村民严炳其。54岁的严炳其是一名生态廊道管护员,2015年上岗以来,每天负责打扫湖边的环境卫生,月收入1600元。虽然刮风下雨都要在岗,但他打心底里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既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又能为子孙后代保护好洱海”。

“环境整洁”是总书记对古生村的夸赞,也是古生村的骄傲和自豪。“总书记来到古生村以后,对生态环境和古村保护提出了要求。在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加上村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环保意识大大提升,我们的村容村貌改观明显。”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组织书记何志强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通过控氮减磷、施用有机肥发展生态农业,并把土地流转承包给生态公司进行规模化种植。在他眼中,乡村振兴,除了人居环境要好,产业也要发展,“要让老百姓增收不再困难”。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6日 05版)

来源:光明网

相关资讯

中国发布|洱海论坛中外嘉宾骑行洱海生态走廊 里程数核算减碳量倡导绿色出行

中国网5月28日讯(记者 彭瑶) 5月27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开幕在即,论坛配套活动——“守护蓝色星球”大理公益骑行活动举行,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赛尔希奥·卡夫雷拉(Sergio Cabrera)、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

聚焦苍山之美 共话生态文明——2023洱海论坛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团调研采访苍山生态保护成果纪实

坐在缆车上,茂密的阔叶林和针叶林从舷窗外掠过,丰茂的植被和满眼绿色瞬间吸引了中外嘉宾和媒体记者。5月29日,参加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简称洱海论坛)的中外嘉宾和媒体记者来到苍山国家地质公园清碧溪区域对苍山生态保护成果进行

不是洱海,胜似洱海!防城港「蓝白拖」玩海、「白浪滩」滚沙攻略

不是洱海胜似洱海清凉一夏,悠闲时光何不把休闲时光交给最近D音上爆红的"蓝白拖"!蓝白拖在防城港江山乡鯆渔湾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在这里拍出的照片,不是洱海却胜似洱海!可是她却近在防城港!离白浪滩仅离6公里!白浪滩,风景独好!白浪滩

大理洱海什么时候去最好,大理洱海自由行路线分享,避坑指南

大理洱海游玩路线,来大理,很多人都会选择到洱海。洱海分东西两侧,环湖东路是可以全程沿着洱海边走的,环湖的景点主要都在东侧。洱海分为海东和海西,海东主要是环海风光,海西以田园风光为主。今天萌萌给大家整理一篇云南大理洱海旅游攻略,洱海自由行最佳

暑期飘在大理洱海,揽苍山洱海入怀,拥青山绿水、无限诗意入心

6月的尾巴接上了7月的头,暑期就来了!暑期和寒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旅游的最佳时节,大理也变成了人人心动的大理,而大理也成为众多旅游热门候选目的地之一。大理一改之前的冷清,恢复热闹与人气。这个暑期,我们一同飘在大理洱海,揽苍山洱海入怀,拥青山绿

洱海为什么叫洱海?大多数人都去错了,大理这么玩才有意思

洱海为什么叫洱海?因为洱海的形状像一只耳朵,所以就叫洱海。洱海在古代还被称为叶榆河、弥河、昆明池等。洱海虽然不大,但因为蓄水量比较大,所以看起来就好像是海一样。这里也有一个传说,因为当地白族人对海充满了向往,所以把见过的美丽湖泊也叫做海,洱

云南大理市的旅游名片——洱海,为什么叫洱海呢?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的东侧,它是一个高原湖泊,并非真正的海。洱海之名,具体始于何年何月,已无从查考,据说是元代的蒙古人习惯把湖称为‘海子’,简称海,于是到了明朝,古称‘叶榆泽’的西洱河,也因其‘湖形如人耳,浪大如真海’,而被正式称为‘洱

大理洱海怎么玩?这里有一份新鲜出炉的洱海旅游攻略

苍山洱海几乎成了大理的代名词,去大理旅游,爬苍山、看洱海几乎是必须的。如果你准备好好感受洱海风月,可以把酒店订在洱海边上,没事就在洱海边走一走。这种情况适用于时间和资金都比较充裕的旅行者。洱海风景非常不错,环洱海一周可以更好地感受洱海风情,

六五环境日|院士博士来到洱海边——探访洱海流域绿色转型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20世纪90年代始,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两次蓝藻暴发,水质恶化牵动人心。如今,洱海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实现水质为优,一幅人才、科技、产业助力的绿色转型画卷正徐徐铺展。5月26日,洱海及周边村落景观(无

「生态大理」大自然巡礼 | 云南-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大理让人神往的天堂)

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大容量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包含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另外还兼具自然遗迹类别。洱海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

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提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5月28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举办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本届洱海论坛包括主论坛和5个平行分论坛以及多项配套活动各项活动将持续到5月29日与会中外嘉宾围绕“人

大理公益骑行举行,百余名中外骑行爱好者共聚洱海生态廊道

南都讯见习记者王玮 记者莫倩如 发自北京 5月27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开幕在即,论坛配套活动“守护蓝色星球”大理公益骑行活动在洱海生态廊道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指导,洱海论坛秘书处和大理市人民政府主办。哥

嘉宾共赏苍山之美 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圆满落幕

云南网讯(记者 杨苑 期俊军)5月29日,随着一场苍山生态保护成果调研,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圆满收官。此次参会的百余名中外嘉宾登上苍山,俯瞰洱海,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领略生态之美。嘉宾共赏苍山之美 夏传武 摄在身着金花

大理是懂得浪漫的!洱海生态廊道用一片花海向你表白

来源:【云南日报】 重播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大理洱海生态持续向好

8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云南大理洱海生态持续向好详情如下↓↓高原明珠洱海湖泊面积252平方公里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边的大理市银桥镇磻溪村。张明伟摄(影像中国)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市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葡萄牙旅游网厦门旅游网防溺水安全知识网废旧物资回收网钦州坭兴陶官网今日商丘高尔夫球运动网达州新闻头条网垃圾分类网湖北旅游网小米手机股票日语自学网热水袋品牌网兰博基尼跑车网今日承德
大理洱海旅游攻略-洱海位于大理古城东侧,青葱的苍山脚下,湖泊蔚蓝,以山水美景和独具风情的各个村镇而闻名于世,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是大理的人气目的地,许多文艺青年、小情侣还有老夫妻都会来这里感受浪漫之旅。
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zucheyi.cn ©2022-2028版权所有